当前位置:新闻动态

    跨境电商已成婴幼儿奶粉最大隐患!“安心奶粉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    来源:搜航网    编辑:编辑部    发布:2020/05/25 15:55:52

    头骨畸形、身体瘦小、脑袋硕大。很难想象,这些可怖的症状都出现在一些尚在襁褓的婴儿身上。时隔数年,“大头娃娃”重现湖南郴州。


    在湖南电视台的调查节目中,郴州永兴县多位家长在采访中称,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,体重偏低,发育迟缓,头骨突出,畸形酷似“大头娃娃”,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。



    跨境电商已成婴幼儿奶粉最大隐患!“安心奶粉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

    医生检查后发现: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、发育迟缓等症状,并依此诊断为佝偻病。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、慢性、营养性疾病。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,引起钙、磷代谢紊乱。


    而“大头娃娃”背后的元凶,就是“假奶粉”。节目组调查发现,这些婴儿都曾食用过当地母婴店售卖的一款名为“倍氨敏”的奶粉。



    跨境电商已成婴幼儿奶粉最大隐患!“安心奶粉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

    这个“倍氨敏”,名叫奶粉,实为蛋白固体饮料。长期食用此产品,会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“倍氨敏”并非孤例。在“倍氨敏”背后,藏着一个更大的奶粉江湖,那里险滩遍布。



    1

    藏在跨境电商里的奶粉危机


    2018年初,一条西班牙警方查获假奶粉的新闻,在微博和各大妈妈群掀起波澜。1万3千多罐假冒国际品牌的婴幼儿奶粉,在西班牙被查获,险些流入中国!



    跨境电商已成婴幼儿奶粉最大隐患!“安心奶粉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

    根据西班牙当地的报道,这批假奶粉是西班牙警方在一家奶粉包装厂缴获的。在毫无卫生条件保障的情况下,假奶粉被手工填充成国际知名品牌的「奶粉」产品,正打算被批量销往中国。


    这批奶粉包装前成本仅为 1 欧元每公斤,也就是人民币 8 元!可以说是毫无营养,甚至比不上一杯糖水!我们无法想象,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婴儿,天天喝这样的“奶粉”,会对身体带来多大的伤害。


    海外奶粉制假并非新鲜事,丁香医生曾做过梳理,2017年12月,马来西亚出现了美赞臣的仿冒品,一位宝宝疑似喝下假奶粉后狂吐。同年3月,立陶宛查获 1.8 万盒仿冒爱他美德国版的假货,重量达 11 吨。


    而这些,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。国外专供中国市场的假奶粉黑色产业链到底有多长、有多深,无人可知。


    2018年,广州海关就曾破获一起价值1.68亿元的跨境电商走私婴幼儿配方奶粉大案。



    跨境电商已成婴幼儿奶粉最大隐患!“安心奶粉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

   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,跨境电商铤而走险,不仅偷偷地卖假奶粉,还猖獗地大规模走私奶粉。


    2017年至2018年间,广东某供应链公司与广州一家具有跨境电商经营资格的公司合谋,从境外大批量购买进口奶粉及营养粉,按照实际成交价格60%~70%左右的申报价格通过跨境电商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。


    在这其中,供应链公司、跨境电商、非法个人证件制作商狼狈为奸,一条走私奶粉的利益链条就此形成。


    前几年,中国奶粉市场混乱不堪,跨境购、海淘是罪魁祸首之一。



    跨境电商已成婴幼儿奶粉最大隐患!“安心奶粉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

    中消协发布的2017年“双11”网购情况报告显示,国内多家跨境电商平台均涉嫌销售假货。而近年来兴起的微商平台,更处于法律监管的真空状态。各方利益交织缠绕,这已然是一个混乱不堪的市场。



    2

    顽疾何时能解?


    其实,跨境电商奶粉的问题由来已久,关键在于两个问题。


    1. 是否能真正规范跨境电商的奶粉进口问题。

    2. 国内自产奶粉是否能做到真正安全可靠。


    换句话说,如果是外国奶粉,能不能保证产品真实,这是渠道管控问题。如果是本国奶粉,能不能保证产品质量,这是食品安全问题。


    这两个问题,是关键,也是难点。



    跨境电商已成婴幼儿奶粉最大隐患!“安心奶粉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

    其实明白人都能够看清楚,跨境购新政一拖再拖尽管还是落地了,但尺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格,很多产品还是可以轻而易举进入到中国市场。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,海外的产品不仅可以通过跨境购进到中国,中国的很多产品也可以通过跨境购销售到海外市场。


    值得关注的是,目前市面上跨境购奶粉品牌主要还是外资企业的产品,所有外资奶粉企业基本都有跨境购版本产品。换言之,配方注册制对于外资企业来说,等于没有任何约束,他们想卖啥就卖啥,完全脱离中国监管部门的管控。


    好在,今年两会,有一个叫李翠枝的代表就提到了这个问题。她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:


    建议对跨境电商的增值税,与国内销售和一般贸易进口采取一样的税率征收,或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商品清单中剔除,维持公平竞争环境。


    可以说,李翠枝提的这个建议,确实说出了很多奶粉行业人的心声,并且这项建议也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维护了老百姓、消费者的权益。


    纵观此前,乳制品行业的两会代表提的建议和提案都太表面,总让人觉得不疼不痒,今年,我们终于能够听到行业的呼吁,关乎行业健康、公平发展的建议。


    但“安全奶粉”之路依旧漫长,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,但离终点还很遥远。



    3任重道远


    为什么说“规范跨境电商奶粉进口”是一个关乎食品安全、行业健康与公平发展的建议?

     

    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去理解。

     

    第一,各个国家的婴幼儿配方标准不同。由于各个国家的母乳成分不同,那么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关键未必是安全指标,关键一定是营养指标,因为这是孩子的唯一营养来源,影响着孩子的成长。


    第二,海关检测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重要安全阀门。近年来,因为安全指标和营养指标,特别是因为营养指标不合格导致退关的产品很多。2016年,更是达到了一个小高峰。


    第三,跨境电商清单内的商品是通过海外直达消费者手中的,是没有通过海关检测的。特别是像婴幼儿配方乳粉之类产品,如果没有检测,那么就有很大的质量安全风险。


    第四,这符合央视的消费主张。2018年,央视报道了一个海淘奶粉的不合格事件,这个新闻显示,有66%的海淘奶粉不合格!也就是说,这66%的海淘奶粉都没有经过海关检测,而流入了中国。


    第五,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商品名单,不是说就禁止这个商品进口,而是要通过海关进口,要通过正常的手续过关检测,这样产品会更安全,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这类比较敏感的产品,应该通过这个渠道进入中国。


    长久以来,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,国人都更为偏爱进口奶粉。但实际上,中国孩子的口粮问题只能按中国的母乳配方。而了解中国、扎根中国的本土企业,明显更具备这方面的优势。

     

    我们现在要做的,就是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制。

     

    只有这样,“安心奶粉时代”才能在中国早日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