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	当前位置:新闻动态
修船厂,要火!
来源:www.xindemarinenews.com 编辑:编辑部 发布:2025/10/30 09:03:51
                    IMO推迟“净零框架”投票后,原本聚焦于新造船的市场焦点,可能将导致迅速转向改造与维修领域。老旧船迎来特检潮,节能设备改装需求飙升,修船厂产能告急。克拉克森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修船业务量同比激增7%,中国更以压倒性优势占据全球前列。
			IMO推迟“净零框架”:信心动摇与现实回归
国际海事组织(IMO)近期推迟通过“净零排放框架”(Net-Zero Framework)的投票,引发全球航运业对未来船舶投资方向的强烈反应。分析师普遍认为,这一决定不仅动摇了业界对脱碳路径的信心,也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重塑价值超过百亿美元的新造船格局。
Clarksons Securities 董事总经理 Frode Morkedal 认为,IMO 推迟征收全球碳税的决定是“新造船投资的错失良机”,短期赢家是拥有老旧常规燃料船的船东。
Morkedal 指出,这一延迟削弱了新船投资动力。“全球碳价原本会刺激新造船、鼓励慢航并加速老旧船报废,如今这些节奏被打乱。”他预测,新订单增速或放缓,新船价格趋软,而传统设计将重新获得市场青睐。与此同时,IMO 2030 年减排 40% 及 2050 年净零目标“面临现实风险”。
务实脱碳与修船热潮
BV 船级社在一篇最新评论中警示:“一个真正的危险是,更长的拖延会加剧过去一年笼罩市场的不确定性,进一步推迟订单决策。达成共识符合所有人的利益。”
BV 同时强调,一些务实的路径正在浮现——通过绿色航运走廊同步推进船舶、港口、燃料和监管政策的发展;针对特定航线实现零排放贸易;对于某些船型与用途,电气化是可行方案,而核能在远期也具潜力对难减排领域脱碳。与此同时,从船舶层面、甚至航程层面对温室气体强度采取行动,结合风力辅助推进和节能装置(ESD)(例如船体优化和螺旋桨增强装置,以减少阻力、优化推进并回收废能。),可实现温室气体强度两位数下降,燃料消耗同步减少。
